跳至內容

張豐緒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豐緒
 中華民國第14任內政部部長
任期
1976年6月11日—1978年6月1日
前任林金生
繼任邱創煥
臺北市(院轄市)第2任市長
任期
1972年6月10日—1976年6月11日
前任高玉樹
繼任林洋港
 屏東縣第4任縣長
任期
1964年6月2日—1972年6月10日
前任李世昌
繼任沈奠國(代理)
柯文福(正任)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28年8月5日
日治臺灣高雄州東港郡萬丹庄
逝世2014年6月1日(2014歲—06—01)(85歲)
臺灣臺北市北投區臺北榮民總醫院
墓地 臺灣屏東縣新園鄉張家墓園
國籍 大日本帝國(1928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14年)
政黨親民黨 親民黨(2000年3月31日-2014年6月1日)
其他政黨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1964年-2000年3月31日)
學歷
經歷

張豐緒(1928年8月5日—2014年6月1日),臺灣政治人物,前屏東縣縣長張山鐘之三子。曾任第五、六屆屏東縣縣長臺北市市長中華奧委會主席。

生平[編輯]

1952年,張豐緒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便負笈美國,獲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政治學碩士。1956年返國,在外交部做了三年專員。[1]:1291960年及1963年曾以無黨籍身份當選為第二、三屆臺灣省議員

屏東縣長[編輯]

1964年,張豐緒登記中國國民黨屏東縣長選舉,擊敗現任縣長李世昌,獲得國民黨提名。在第五屆縣長選舉中,對上中國青年黨提名的屏東縣議員黃振三。當時國民黨不斷在眷村透過耳語傳播,抹黑黃振三是移送管訓的地痞流氓無賴,針對黃振三極盡污衊之能事。[2]:223-248最終張豐緒以11萬7千多票擊敗黃振三8萬3千多票,當選縣長。與張山鐘成為屏東縣首位父子檔縣長。

1968年,第六屆縣長選舉,張豐緒再獲國民黨提名,以17萬2千多票再度擊敗黃振三。

張豐緒在縣長任內,推行將鄉村道路鋪上柏油。[1]:130

臺北市長[編輯]

1972年,蔣經國組閣,出任行政院長。同年5月,張豐緒獲蔣經國通知出任臺北市市長[1]:1306月出任臺北市長。有趣的是,張豐緒在第二屆省議員時期,曾於1960年投票反對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1]:131

據當時市府一級主管表示,張豐緒市長任內不看公文,辦公桌上常放生態環境相關的書籍刊物,那些才是他感興趣的事物。[3]:188-189

據時任蔣經國英文秘書的葉昌桐(後出任海軍總司令)回憶,張豐緒剛上任時因為不習慣臺北市議會議員的質詢方式,頻頻向他訴苦:「臺北市的市議員每個都口齒伶俐、咄咄逼人,我在屏東擔任縣長時,每個議員都對我尊敬有加,現在我擔任臺北市市長真有些不習慣。」後來張豐緒有一陣子十分倦怠,一方面是因為議員的炮火攻擊,一方面也是因為院長對他的施政頻頻關懷,使他深覺左右掣肘,無法施展抱負。[4]:647

中央仕途[編輯]

1976年6月,行政院改組,張豐緒出任內政部部長;1978年蔣經國出任總統,內閣改組,孫運璿出任閣揆,張豐緒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復出任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會長[5]及2000年3月31日擔任親民黨高級顧問。

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時,前司法院院長林洋港一度想找張豐緒搭檔參選正副總統,但張豐緒後來婉拒其徵詢。[6]

2014年6月1日,張豐緒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7]

家庭[編輯]

  • 張豐緒父親張山鐘,為首屆民選屏東縣長。張山鐘元配藍奎出身里港藍家,張豐緒出任內政部長後,里港藍家的藍家鵬出任總務司長。[8]
  • 張豐緒上有兩位哥哥,大哥張豐胤畢業於熊本醫科大學,曾於日本行醫。二哥張豐彥留學日本,在就讀熊本五高時不幸去世。[3]:194
  • 張豐緒有五個姊姊。大姊張緞嫁給前司法院院長戴炎輝;五姊張若嫁給陳奇祿,1978年內閣改組,張豐緒「跌至」不管部政務委員,國民黨為彌補張家「損失」,拔用了張豐緒五姊夫陳奇祿出任政務委員。戴炎輝退職司法院院長後,陳奇祿更被提為首任文建會主委。[3]:190
  • 張豐緒之妻陳秋蟾,為高雄陳家陳啓清次女、前臺灣省議會議長黃朝琴外甥女。1954年文定。[3]:187
  • 張豐緒與屏東縣第七、八任縣長柯文福亦有姻親關係:張豐緒四姊張妏嫁給屏東望族羅燦(前立委羅傳進堂叔),羅傳進的堂姊羅香香則為柯文福妻子。[3]:192-193
  • 獨子張裕屏台灣農畜產工業名譽董事長,育有兩女一子[9]
    • 長孫女 張嵐欣(台畜副董事長)
    • 次孫女 張可欣
    • 長孫 張華欣(台畜董事長)

其他[編輯]

  • 張豐緒獲蔣經國賞識的原因外界說法不一。一說他在屏東縣長任內栽植椰子樹,美化鄉間道路。一次蔣經國路過得見,大為讚賞;一說張豐緒縣府教育課長許水德辦理九年國教時,成績超越各縣市,張豐緒沾了許水德的光。而據屏東幫要角透漏,民國四十一年(1952年)蔣經國成立班底「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時要籌措三千萬元,副主任謝東閔曾在接收高雄州時與張山鐘熟稔,向張山鐘勸募,張山鐘慷慨捐了兩百多萬元。[3]:188張山鐘的下對賭注,不僅使他後來獲得省府委員之職。在蔣經國掌權後,謝東閔扶搖直上。張山鐘的兒子張豐緒也當了二十年政務官。[3]:188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政海浮沉錄》. 台灣時報社. 1977年9月. 
  2. ^ 黃映溓. 〈威權邁向民主--從屏東縣三場縣長選舉談起〉. 《屏東文獻》第二十一卷. 2017年12月.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陳柔縉. 《總統的親戚:揭開台灣權貴家族的臍帶與裙帶關係》. 時報出版. 2011年6月. ISBN 957-13-2970-3. 
  4. ^ 黃克武等訪問. 《蔣經國先生侍從與僚屬訪問紀錄》. 中研院近史所. 2016年4月. ISBN 978-986-04-8332-1. 
  5. ^ 臺灣省諮議會議員簡介 張豐緒. [2008-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2). 
  6. ^ 中華奧會榮譽主席張豐緒病逝 享年87歲 拒絕徵詢 林洋港曾找張豐緒選副總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台視新聞,2014年6月3日
  7. ^ 【更新】中華奧會榮譽主席張豐緒 病逝榮總享年87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台灣蘋果日報》,2014年6月3日
  8. ^ 內政部歷任部長:張豐緒. 內政部網站. [2022-05-10] (中文(臺灣)). 
  9. ^ 林珮萱. 張裕屏:姊弟三人聯手,肯定比我強. 遠見雜誌. [2018-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6) (中文(臺灣)). 

傳記及相關研究[編輯]

  • 〈張豐緒的錦繡前程〉,台灣時報社集體探訪,《政海浮沉錄》,鳳山市:《台灣時報》社,1977年9月。頁128-132。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職務
屏東縣政府
前任:
李世昌
屏東縣縣長
第五、六屆
1964年6月2日-1973年2月1日
繼任:
沈奠國(代理)
柯文福(正式)
台北市政府
前任:
高玉樹
台北市市長
直轄市官派第二任
1972年6月10日-1976年6月11日
繼任:
林洋港
行政院
前任:
林金生
內政部部長
第十四任
1976年6月11日-1978年6月1日
繼任:
邱創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