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网罟座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网罟座ζ
Diagram showing star positions and boundaries of the Reticulum constellation and its surroundings
网罟座ζ的位置(紅色圓圈)
观测数据
曆元 J2000.0      分點 J2000.0
星座 网罟座
网罟座ζ1
赤經 03h 17m 46.16324s
赤緯 −62° 34′ 31.1563″
視星等 (V) 5.52
网罟座ζ2
赤經 03h 18m 12.81853s
赤緯 −62° 30′ 22.9048″
視星等 (V) 5.22
特性
光谱分类G3 V / G1 V
U−B 色指数0.08 / 0.01
B−V 色指数0.63 / 0.58
R−I 色指数0.34 / 0.34
天体测定
网罟座ζ1
徑向速度 (Rv)+12.2 km/s
自行 (μ) 赤经:1,337.57 mas/yr
赤纬:649.12 mas/yr
视差 (π)83.024 ± 0.20 mas
距离39.28 ± 0.09 ly
(12.04 ± 0.03 pc)
绝对星等 (MV)5.12
网罟座ζ2
徑向速度 (Rv)+11.5 km/s
自行 (μ) 赤经:1,330.74 mas/yr
赤纬:647.11> mas/yr
视差 (π)83.11 ± 0.19 mas
距离39.24 ± 0.09 ly
(12.03 ± 0.03 pc)
绝对星等 (MV)4.82
詳細資料
网罟座ζ1
質量0.95 M
半徑0.88 R
亮度0.76 L
溫度5,746 K
金属量 [Fe/H]−0.22 dex
自轉速度 (v sin i)1.98 km/s
年齡1.5–3.0 Gyr
网罟座ζ2
質量1.0 M
半徑0.97 R
亮度1.0 L
溫度5,859 K
自轉速度 (v sin i)1.74 km/s
年齡1.5–3.0 Gyr
其他命名
ζ1
CPD -63°217, GCTP 701.00, GJ 136, HD 20766, HIP 15330, HR 1006, LFT 275, LHS 171, LTT 1573, SAO 248770
ζ2
CPD -62°265, GCTP 705.00, GJ 138, HD 20807, HIP 15371, HR 1010, LFT 276, LHS 172, LTT 1576, SAO 248774
參考資料庫
SIMBAD资料
參考資料庫
SIMBAD资料

[註 1]座ζζ Ret)是一个位于南天星座网罟座的宽联星。在南半球相当暗的天空这对双星可以用肉眼分辨。基于视差测量,这个系统距地球约39光年。网罟座ζ2有一个岩屑盘。两者都是和太阳性质相似的类太阳恒星。它们属于武仙座ζ移动星群,许多有着相同起源的恒星。

傳聞網罟座ζ系統的澤塔雙星為外星人中的小灰人(Greys)的故鄉,包括在羅斯威爾事件中失事及多起綁架事件的外星人母星,但目前人類在科學上,沒有證據证明网罟座ζ系統存在任何外星生物。

特性[编辑]

网罟座ζ双星位于小星座网罟座的西侧,距离时钟座的边界大约25′。在黑暗的南半球天空,两星能够以肉眼或是双筒望远镜分辨。网罟座ζ1视星等5.52,在5等和6等星的分界上。网罟座ζ2稍亮一些,视星等5.22。

在赤纬−62°,该系统在英国的+53°地区不可见,所以它没有得到佛兰斯蒂德编号。这个恒星系统的拜耳命名法“网罟座ζ”是源于1756年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的星图。

这两颗恒星与太阳的距离相似,并且在空间中的动线相同,证明了它们是受引力束缚的一对宽距联星系统。角距离309.2弧秒(5.2弧分),在适合的条件下用肉眼可以看得出是一对很近的恒星。两星之间的距离至少是3,750天文单位,轨道周期至少是17万年。

两颗恒星的物理性质都和太阳相似,所以它们是类太阳恒星。它们的恒星分类非常类似于太阳。ζ1有95%太阳质量和88%太阳半径。ζ2比ζ1稍大和稍亮,有100%太阳质量和97%太阳半径。两星都有些缺乏金属,氢氦以外元素的比例和太阳相比只有60%。ζ1丰度异常的低,原因不明。可能的两种解释是在恒星形成时,从快速旋转的原恒星云中吸积质量时经历了多次强烈的爆发,或是在恒星年轻的时候因为快速自转经历了搅拌。

两星都被认为不寻常,因为它们的光度比和他们相似年龄和温度的主序星还要低。所以它们位于赫罗图中主序带的下方。但是,利用更精确的视差,计算出它们的光度其实更高,所以他们向上移动,进入主序带里。大部分的恒星随着老化都会在这条曲线以上。ζ1色球层有中等的磁场活动。虽然这个系统的动态表示它们属于较老的恒星,色球的性质表示它们大约只有20亿年。

这个恒星系统属于武仙座ζ移动星群,一群在空间中有相似动向的恒星,表示它们有共同的起源。它们目前以偏心率0.24的轨道环绕银河系。这个轨道使它们距离银心最近17,400光年,最远28,600光年。轨道的倾角让它们距离银河盘面最多1300光年。

岩屑盘[编辑]

网罟座ζ没有已知的系外行星。在1996年9月20日,有证据表示有一个热木星环绕ζ2,但是这个发现很快就被拒绝了,信号是由于恒星的脉动产生的。2002年,用波长25微米的红外线检验ζ1,但是没有红外线超量的迹象。

在2007年,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发现ζ2在70微米的波长有红外线超量。很可能是平均温度150 K (−123 °C)以4.3天文单位环绕恒星的岩屑盘造成的。2010年,有更强分辨率的赫歇尔空间天文台,能够解析超过70微米波长的辐射超量,认为这个红外线超量是来自一个类似柯伊伯带的岩屑盘,半长轴100天文单位,温度30-40K,而不是之前推测的类似小行星带的岩屑盘。

环绕ζ2的岩屑盘显示出双极的对称特性,无论是在位置和亮度。这个特性可以解释成这岩屑盘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偏心率大于等于0.3,并且是从侧面看的。或是可能是因为盘内的结块。两种情形都表示有物体在塑形这个盘,可能是未探测到的轨道在盘外的类木行星或是20天文单位内的褐矮星。因为两星距离甚远,ζ1不可能塑形岩屑盘。盘形状的模拟指出在外侧干扰的行星质量不会大于2倍木星,近心点大约在距离恒星150-250天文单位,内测的干扰者至少有木星质量的10%。

神秘学及陰謀論[编辑]

根據神秘學陰謀論的論述,泽塔双星是小灰人的家鄉[1]。澤塔雙星的小灰人早與地球人類有密切的來往,澤塔雙星的小灰人在地球上與美國政府秘密達成協議,將牲畜、地球人類及資源提供給小灰人以換取先進的外星技術,部分小灰人則在51區為美國政府及軍方工作。

注釋[编辑]

  1. ^ 罟:音同古

參考資料[编辑]

  1. ^ TinWiki: Big-Nosed Greys. 2015-05-22 [2015-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英语). 

相關條目[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